議題探討
從犯罪防治觀點看臺灣全民防疫之趨向[作者:廖劍峯]
2023-10-01
 

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所博士 廖劍峯

壹、前言

新冠肺炎疫情(COVID-19)席捲全球初期,臺灣推行嚴格的「清零政策」,成功擋下新冠病毒變異株Alpha與Delta兩波攻擊,曾經是零疫情成功的典範,防疫表現備受各方稱許。然而,自今(2022)年3月新型變種病毒Omicron海嘯來襲,各國陸續飽受Omicron爆發之苦,臺灣亦不能倖免,確診病例激增,我政府體認清零已無可能,調整過去大規模匡列隔離、停課等嚴格防疫措施,改採以「減災」為防疫目標,同時防疫官員也表態,承認「清零已不可能,將一步步走向與病毒共存」,[1]啟動「新臺灣模式」(new Taiwanese model)防疫戰略,此與鄰近地區仍然堅持清零的大陸與香港形成強烈對比。

對於與「病毒共存」的「新臺灣模式」防疫政策,各界見解不一,有基於防疫專業的評論,亦有因政治立場不同之抨擊;但從近期多項民調顯示,臺灣民眾對於與「病毒共存」的接受度呈現上升的現象;整體而言,正反意見相當,顯示尚無一致共識。[2]此一現象,不禁令人聯想,若從犯罪預防的觀點,政府與民眾對於同樣無法「清零」的犯罪是否也可採取共存的態度,殊值探討。

此外,目前即使大多數國家已基本解除旅行禁令和防疫限制措施,日常生活幾乎與尋常無異,惟必須正視的事實是,在大家期待回歸正常生活同時,犯罪型態與趨勢在過去嚴格防疫的限制下,是否有新的變化,甚或產生「犯罪類型轉移」 (crime type displacement),亦值得關注;畢竟,犯罪與病毒對於人類同樣具有重大威脅,在尚看不見盡頭的防疫未來,將長存於日常生活,對於民眾與司法執法機關仍是一大挑戰。

貳、病毒可共存,為何犯罪不行?

    2022年2月21日,英國首相強生(Boris Johnson),正式宣布「與病毒共存」政策,取消包括確診後的強制隔離、接觸史追蹤,及進入公共場所前須出示篩檢結果等限制措施。據媒體報導,在英國當地的公共運輸上,戴口罩的乘客明顯減少,室內聚會活動也逐漸恢復至疫情大流行前的狀態,顯示防疫限制解除後,多數人盡情享受睽違已久的自由。但,值得注意是,全面解禁,勢必得付出感染人數激增的代價;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英國單周累計確診人數,一度於3月底,飆升至490萬例新高紀錄,[3]似乎英國人忘記與病毒共存同時,仍須提高警覺。

相較於英國,臺灣民眾在政府表態逐步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方向後,仍然表現高度自律。據Google最新的「COVID-19社區人流趨勢報告」顯示,近期在連日確診人數、死亡人數持續攀升情況下,民眾除持續戴口罩外,似乎也掀起自動「類封城」的情況。從今年6月19日Google資料顯示,與基準相比,[4]零售店和休閒設施為-22%人流量、雜貨店和藥局為-1%、公園-8%、大眾運輸站為-37%、工作場所為-10%,住宅區則是+8%。其中部分是因被匡列居隔人數增多因素外,但亦不難看出民眾確實減少到人潮較密集地區的現象,尤其是醫生多次警告,在抗疫戰爭中並不存在「無敵星星」後,臺灣民眾對於防疫仍不敢太過鬆懈,而選擇「宅」在家。職是之故,與歐洲等國家完全放寬,甚至幾近「躺平」的防疫政策相對比,臺灣民眾傾向於承認無法消除新冠病毒,但不同意取消所有防疫措施;這或許能解釋,為何贊成與反對與病毒共存的臺灣民眾各占一半,或與是否應放寬防疫措施看法歧異有關。

    事實上,不只是病毒,人們無法消除的負面事件有很多。例如,人類社會從來都不能消滅犯罪,但很少有人主張與犯罪共存,正常的態度是承認犯罪隨時可能發生,但仍然要盡力打擊犯罪,打擊犯罪正是和犯罪共存的方法。主因在於,我國雖主張寬嚴並進之刑事政策,但若縱容犯罪,將嚴重摧毀普世價值的社會正義,而人民失去對公權力信賴,也將導致社會秩序混亂、崩解;是以,我國司法警察機關對於犯罪始終採取「零容忍」的高標準態度,絕不妥協。就此而言,病毒與犯罪兩者雖有雷同之處,但本質絕不相同。

 

參、臺灣疫情間的犯罪形勢

2020年4月,新冠疫情爆發初期,歐洲刑警組織分析發現,歹徒利用疫情衍生新型犯罪模式,包括網路詐欺犯罪、假冒及偽劣商品,與臺灣民眾常遇到詐騙手法雷同。[5]其後,隨著疫情嚴峻,各國紛紛採「封城」政策,據英國國家統計局調查,該國犯罪率在2020年下降8%;[6]初步顯示,疫情似有抑制犯罪的作用。而在我國方面,綜合媒體報導,新冠疫情對犯罪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:一是,全般刑案發生數呈下降趨勢;二是,家暴案件井噴增長;三是,網路犯罪不斷增加。分述如下:

一、全般與指標案類發生數減少

配合政府防疫兼維護治安平穩,是我國警方在疫情期間的重點工作,除推動各項防疫工作外,亦同步打擊犯罪,積極維護社會治安。

據警方統計,110年全般刑案發生數為24萬4,214件,較109年減少1萬5,499件(-6.0%),以公共危險案減少1萬1,766件(-21.9%)及毒品案減少6,662件(-14.7%)較多。另,犯罪指標案類[7]發生數7萬4,037件(占刑案總數30.3%),較109年減少4件,其中竊盜案減少1,757件(-4.8%)最多,詐欺案則增加1,795件(+7.8%)。[8]

從犯罪學的日常活動理論來看,疫情期間犯罪趨勢減緩,與政府監控機制增加,民眾因防疫管制無法外出等,連帶對犯罪的監控提高有直接關聯;但各類案件減少,唯獨詐欺案件增加,似乎出現「犯罪類型轉移」現象,此與疫情間,民眾頻繁使用網路購物及媒體互動平臺有密切關聯;以下再予詳述。

二、家暴案件井噴增長

衛福部最新統計顯示,2021年家庭暴力事件通報被害人有11.9萬人,相較於前一年增加4,151人、年增3.6%。若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較,通報件數多1.5萬件,被害人增加2.5萬人,創歷史新高。值得注意是,雖然女性家暴被害人仍是多數,但兩性占比越來越接近,與2019年相較,男性被家暴的人數較疫情前多出8,776人,兩性占比差距從35.4%縮減至28.6%。[9]

進一步觀察家暴案件類型,去年以「婚姻、離婚或同居關係暴力」占45.1%居多,其次為「兒少保護」占17.6%。此顯示,在疫情影響下,不少民眾工作、上學都在家中,因接觸機會增加,而易生摩擦,發生家庭暴力的風險當然也會隨之上升。

三、網路犯罪持續增加

疫情爆發以來帶動國人網路刷卡購物、訂購外送大增,導致網路詐欺、盜刷情形急劇惡化。據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資料顯示,去年網路盜刷詐欺共計60.25萬筆,較前一年大增14.56萬筆,增幅近32%,創下史上新高紀錄;被盜刷的金額增較2020年11.85億元,大幅增加65%。今年情況更形惡化,僅至2月統計,盜刷筆數再度大增36%,相當於每分鐘被盜刷1.21次。[10]

相較於我國,世界各國於疫情期間同樣面臨網路犯罪爆炸性成長,犯罪者除採取最常用的攻擊手法—網路釣魚及盜用身分外,技術更高的勒索軟體與竊取資料的駭客也更為活躍。由於網路具無國界的特性,如何預防手法不斷翻新的網路犯罪,勢必是未來的重要課題。

肆、結語

經過漫長的疫情肆虐與防疫管制,解封回歸正常生活是目前臺灣所有民眾的期待。儘管我國各案類犯罪率在疫情中呈現下降趨勢,但並不代表總體治安情勢有根本改善;有學者擔心,受新冠疫情衝擊,社會和經濟現狀混亂、弱勢群體壓力積累等,也有可能促使傳統犯罪數量回升,從長遠來看,這可能會導致犯罪率再次攀升。

事實上,學者的憂慮並非毫無根據;媒體報導,美國在疫情度過高峰期後,犯罪浪潮正以驚人速度激增,2021年的謀殺案已上升至1990年以來最高水平,較2020年大增逾27%;分析認為,失業、隔離的孤獨,以及對未來的焦慮,使得人們更加沮喪和憤怒;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大增,加上缺乏社會支持,使得凶殺案件大增。[11]同樣,臺灣在疫情期間,也發生多起隨機殺人及攻擊事件,同時家庭暴力爆量增加,相信也是類似的原因。

是以,有鑑於國外解封後,治安急遽惡化,期盼我政府與民間社團組織等,在全力防範疫情的同時,也不要輕忽弱勢族群的潛在壓力正在升高,宜亟思將受疫情影響嚴重之民眾,納入防疫政策一環,給予社會協助與支持,以免憾事不斷發生,從而讓臺灣的防疫工作與犯罪防治充分結合,共同發揮「超前部署」的成效。    

 

[1] 「陳時中首次表態清零不可能 但一現象發生社會承擔不起」(2022年4月7日),2022年6月20日下載,《聯合新聞網》,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122190/6221808

[2] 「台灣最新民意調查顯示 : 不贊成『與病毒共存』者多於贊成者•差距1.3%」(2022年4月26日),2022年6月21日下載,《台灣英文新聞》,https://www.taiwannews.com.tw/ch/news/4519129

[3] 「與病毒共存不等於沒代價!英國經驗給了台灣這3個啟示 疫情結局未必能如你所願」(2022年5月11日),2022年6月21日下載,《Heho健康》,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185515

[4] 「COVID-19 社區人流趨勢報告」所反映的是各種地點的造訪人數 (或造訪時間長度)與基準日相比的變化。基準日代表一週內每天的「正常」值。係是以2020年1月3日到2月6日這5週間的資料算出中位數,並以此做為基準日。

[5] 「歐洲刑警組織分析 疫情延伸新型犯罪模式」(2020年4月11日),2022年6月22日下載,《中央社》,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soc/202004110138.aspx

[6] 「英國疫情封鎖政策有附加效益 ONS:犯罪率持續下降」(2021年5月13日),2022年6月22日下載,《自由時報》,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world/breakingnews/3531415

[7]犯罪指標案類係指暴力犯罪、竊盜、詐欺、一般傷害及一般恐嚇取財等與治安直接關係之案類。暴力犯罪係指故意殺人、擄人勒贖、強盜、搶奪、重傷害、重大恐嚇取財及強制性交 (不含對幼性交)案。

[8] 「111年第8週內政統計通報」(2022年2月18日),2022年6月23日下載,《內政部》,https://www.moi.gov.tw/News_Content.aspx?n=9&s=258689

[9] 「去年11.9萬人遭家暴 通報件數增3.6%再創新高」(2022年5月7日),2022年6月23日下載,《自由時報》,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breakingnews/3929728

[10] 「疫情推升網路盜刷暴增 去年60.25萬件創史上新高」(2022年5月17日),2022年6月23日下載,《奇摩》,https://tw.stock.yahoo.com/news/%E3%80%90%E7%B6%B2%E8%B7%AF%E7%9B%9C%E5%88%B7%E5%BE%A9%E6%B4%BB-1-%E3%80%91%E7%96%AB%E6%83%85%E6%8E%A8%E5%8D%87%E7%B6%B2%E8%B7%AF%E7%9B%9C%E5%88%B7u%E5%8F%8D%E8%BD%89-%E5%8E%BB%E5%B9%B4-6025-%E8%90%AC%E4%BB%B6%E5%89%B5%E5%8F%B2%E4%B8%8A%E6%96%B0%E9%AB%98-021322312.html

[11] 「犯罪浪潮襲捲全美,疫情後正以驚人速度激增」(2022年5月16日),2022年6月23日下載,《基督教今日報》,https://cdn-news.org/News.aspx?EntityID=News&PK=000000000a5f2419b8a4dc19699a2147a919fbde9992bb00

 
 
 
P.O.BOX 91-136 TPIPEI, TAIWAN, R.O.C電話: 02-2933-3552傳真: 02-2933-5365 Email:cdfroc@gmail.com
COPYRIGHT 2013 Correctional Development Foundation R.O.C.(Taiwan). ALL RIGHT RESERED. 威岦網頁設計